今年是市委確立的“雙年行動”年。“雙年行動”,即投資促進提升年、營商環境優化年。怎樣實現“雙年行動”目標任務?市委書記何平給出的答案是:“拼”才是出路。
1月29日,市委召開“雙年行動”動員大會。這是春節收假第二天就召開的重要會議,無論時效性還是全局性,都已蘊含“拼”的意味。過去強調工作、強調發展,常用“加油干”“硬道理”一類提法,今年只講一個“拼”字。“拼”,是“加油干”的升級版,是“硬道理”中硬道理。
“拼”才是出路。“拼”首先是一種內在精神氣質,同時也能外化成一種工作狀態。這種內在氣質與外在狀態完美結合的典型,和平時期莫過于體育對抗賽,戰爭時期莫過于兩軍對壘決戰時刻,所謂“狹路相逢勇者勝”,講究的就是“拼”。
“拼”才是出路。今年是巴中成立地區30周年。30年來,我們以“拼”的姿態,以“逢山開路遇水搭橋”的奮勇,以“背水一戰斬關奪隘”的決絕,取得了“飛機上天、高速出川、動車進站、高鐵開建、公園入世、5A落地、高校破荒、全面小康”等一系列成就。
新冠疫情三年,是黨和國家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三年。新冠疫情過后,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。具體到巴中,加快建設“三市兩地一樞紐”,以實際行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巴中篇章,是全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責無旁貸、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。唯有把“拼”的精氣神投入到“拼”的工作狀態中去,才能不負歷史使命。
“雙年行動”目標任務的確立,解決了“拼”的方向和路徑問題。不解決方向和路徑問題,“拼”就是“打亂仗”式的瞎拼。投資促進提升,事關巴中發展底部基礎,因為巴中至今沒能甩掉“欠發達地區”帽子,意味著產業基礎差,尤其是工業基礎薄弱,因此必須投入、投入、再投入。營商環境優化,事關投資環境,事關外資、客商來不來和來了走不走,意味著巴中在產業基礎薄弱條件下,還有可取之處,還有讓人流連的地方,因此必須“拼”服務,“拼”軟環境。
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。巴中從1993年一路走來,也一路“拼”來,成就有目共睹。而今,我們繼續前行,繼續“拼”下去。只要我們長期保持這種精神氣質和工作狀態,老區現代化建設就一定會如期實現。